壮医学中以“调气、解毒、补虚”治疗百病疗效显著
日期:2011-08-30 15:38
远古时期,由于环境的恶劣和生产力水平的低下,为了抵御疾病的侵袭,壮族医药应运而生。,居住在广西地区的壮族先民们,通过长期的生产时间,积累一些与疾病做斗争经验和方法,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。壮族医药认为,医药的作用在于“调气解毒补虚”,并将其作为治疗原则,运用于日常医药实践中。“调气”、“解毒”与“补虚”讲的是不同的方法,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讲解。
何为补虚:以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,多见于慢性病、老年病或邪毒祛除之后的恢复期内,治疗上以补虚为首务。壮医重视食疗和动物药,认为这在补虚方面尤其适用。因人为灵物,同气相求,以血肉有情之动物药来补虚最为有效。人应顺其自然,通过食疗来补虚最为常用。食疗在壮族地区不仅壮医熟谙其法,而且几乎老幼皆知。一些山珍野味,因生长于大自然和深山老林,得天地日月纯正之气最多,壮医认为其补力更胜一筹。
何为调气?调气,即通过各种具体的治疗方法(多用针灸、刺血、拔罐、引舞、气功等非药物疗法),调节、激发和通畅人体之气,使之正常运行,与天地之气保持三同步。气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以及其他一些功能障碍性疾病,一般通过针灸、刺血、拔罐或药物调气即可恢复正常。
何为解毒?毒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红肿痛热、溃烂、肿瘤、疮疖、黄疸、血液病等急性炎症及器官组织器质性病变以及同时出现的功能改变。解毒主要通过药物的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。有些毒在人体内可以化解,有些则需要通过“三道”来清除,毒去则正安,气复而痊愈。
古代壮族人们还发现了动物医药治疗疾病的道理,对动物药的长期应用,壮医形成了一些颇带规律性的经验:如虫类药祛风止痛镇惊;鱼鳞之品化瘀通络,软坚散结;介甲之属滋阴潜阳,安神定魄;飞禽走兽滋养气血,燮理阴阳等。血肉有情之品气血双补,且多为美味食物,虚人常服自然有益,盛者宜少食,更不可过量,过量或腐臭则成毒之害。
壮医学作为一种民族医药学,以“调气、解毒、补虚”为治疗理论,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,壮族医药将更加壮大,从而为民族医药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qsyy.net/qs/zyx/287.html
下一篇:壮医学的理论特色之一毒邪学说